文学篇 Epitaphs of Literary Figures

墓志铭集
俗话说人死留名,豹死留皮。留名的方式,除了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件不朽盛事之外,还有个办法,那就是留下墓志铭。

中国传统的墓志铭,都是记述生平再大大地歌功颂德一番,洋洋洒洒一大篇,必须单独立一块碑才刻得下。西方的墓志铭通常很短,从一行到十几行都有,刻在墓碑上不会太拥挤,而且一固了然。墓志铭的内容通常为死者本人先拟定或后人追述,有些也引用现成章句。寥寥数语就此成为一个人的盖棺定论。

古今名人大都有留下精彩的墓志铭为后人传颂,其中又以爱舞文弄墨的文学家最好此道。在英国西敏寺的墓园走一圈,除了凭吊古人,更可借着一篇篇墓志铭,超越时空及天人之隔与古人对话,是个相当有启发性的体验。

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
Holy Triniry Church; Stratford-upon-Avon, England)
Good friend for Jesus sake forbear,
To dig the dust enclosed here!
Blest be the man that spares these stones,
And curst be he that moves my bones.
威廉莎士比亚
好友,看在主耶稣面上,请勿
挖掘封藏于此的尘土!
放过这些石头的人将得祝福,
移动我的骨头的人将受诅咒。
莎士比亚,一五六四年出生于英国的史特拉褔市(Stratford-upon-Avon),父亲John是个皮匠,家境小康。莎士比亚后来去伦敦发展,加入剧团当演员,同时也开始编写剧本。他的剧团逐渐闯出名号,而贵族圈的剧作家虽然对这位演员出身的同行颇看不顺眼,却也无可奈何。詹姆士国王(King Jams I )入主伦敦后,开始资助莎士比亚的剧团,剧团名称也改为The King’s Men。
莎士比亚创作颇丰,有几首长诗、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及三十六出半戏剧,包括悲剧、喜剧和历史剧。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Hamlet)、《为克白》(Macbeth)、《李尔王》(Kingg Lear)与《奥泰罗》(Othello)。
莎翁葬在家乡史特拉褔市的三一教堂。他的墓铭以第一人称口吻叙述,应该是自己拟的。伊莉莎白时代(1558-1603)的人颇信鬼神之说。《哈姆雷特》里的老国王鬼魂报凶、《焉克自》中的女巫作法和郑肯显灵,都有怪力乱神的色彩。这种色彩在莎翁晚年的悲喜剧《暴风雨》(The Tempest)中表现得特别浓厚。从这篇墓志铭来看,诗人临终前念念不忘的是怕尸骨受到骚扰,而且还相信祝福与诅咒可以保护他的尸骨,似乎是相当迷信。

雪莱

Percy Bysshe Shelley
(Protestant Cemetery; Rome, Italy)
Nothing of him that doth fade
But doth suffer a sea-change
Into something rich and strange
波西比谢雪莱
他的一切没有消褪
只是被海的洗礼改变
变得丰富,变得奇特
雪莱出生于一七九二年,当时正值英国文学浪漫主义偿起的时代。他最著名的作品是〈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把萧飒的西风比喻为毁灭者兼保存者(Destroyer and Preserver)。诗中最有名的一句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这首素享盛名的作品可以拿来与欧阳修的〈秋声赋〉较量一番。
雪莱和拜伦、济慈这几位浪漫诗人都是英年早逝。据说雪莱去世的前一天,还向诗人杭特(Leigh Hunt)的夫人说:「如果我明天就死了,还是比我父亲长寿,我已经九十岁了。」没想到一语成谶,次日他和友人在地中海泛舟,遭遇风暴而溺毙,以三十岁青壮之龄命丧黄泉,英才早逝,令人不胜喘嘘。好友拜伦与杭特将他的遗体火化,然后将他安葬在罗马新教公墓,与一年前去世的济慈比邻长眠。
雪莱意外溺毙,来不及准备墓志铭。他的朋友便从莎翁名剧《暴风雨》中选一段贴切的文字来用。
《暴风雨》是莎翁的最后一出剧作。话说米兰公爵Prospero的弟弟Antonio与拿坡里国王Alonso勾结,合力纂位,将Praspero放逐海外。Prospero后来漂流到小岛上变成魔法帅,并在岛上救了一个精灵Ariel供他驱使。有一天,他的几个仇家乘船遇到暴风雨,船只翻覆,魔法师Prospero遂用法术将他们一批批带到岛上来。拿坡里国王的儿子Ferdinand被精灵Ariel引导上岸,之后随即四处打听父亲的消息。小精灵Ariel就在此时唱了一段歌,告诉Ferdinand说他的父亲躺在水底,被海水改变了,眼睛变成珍珠、骨头变成珊瑚。因为雪莱是淹死的,所以他的朋友们约就选了这段歌词做为他的墓志铭,也暗示他精神不死之意。

济慈

John Keats
(Protestant Cemetery; Rome, Italy)
This Grave
of a
Young English Poer
Who
on his Death Bed
in the Bitterness of his Heart
Desired
these words to be engraved on his Tomb Stone
“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 in Water.”
约翰济慈
这个坟
内的躯壳
属于一个
年轻英国诗人
临终时
满心怨怼
因为敌人的恶毒伎俩
他希望
在墓碑上刻下这几个字:
「里面躺着一个人,他的名字写在水上。」
济慈逝世时才二十六岁,但他的作品,不论就质、就量、就种类来看,名列古今最伟大的英国诗人之林当之无愧。若非天妒英才,一般认为他的成就应该不亚于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希猎古瓶颂〉(Ode on a Grecian Urn),其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是:
“Beauty is truth, truth beauty,”——that is all ye know on earth, and all ye need to know.(「美即是真,真即是美」——你在世间只知道这么多,也只须知道这么多。)
济慈之死,主要是因为肺结核。他患病很久,早就知道自己不会长命,又因宿疾而不敢追求心上人。他曾有一首诗描写自己有时会担心活不久——When I Have Fears That I May Cease to Be——望着变幻的云彩,好像有说不完的故事,只怕自己没有时间写出来,读来令人鼻酸。
一八一八年,二十三岁的济慈写出一首长诗Endymion,描述诗人寻求理想美的心路历程。出版后陷入流派之争,被敌对阵营批评得体无完肤。济慈死了后,雪莱写了长诗Adonais追悼他,暗示济慈是不堪恶毒的批评而抑郁以终的。「济慈被批评家害死」的说法因而广为流传。所以济慈本身撰写的墓志铭,本来只有一句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 in witer,但朋友为他立的碑上,还是提到了济慈临终之时被恶毒的敌人攻击而满腔愤凭的这段情节。

爱默森

Ralph Waldo Emerson
(Sleepy Hollow Cemetery; Concord, Massachusetts)
The passive master lent his hand,
To the vast Soul which o’er him planned.
劳夫瓦多爱默森
这位被动的大师交出他的手,
给那为他规划一切的伟大神灵。
爱默森是美国诗人、散文家与哲学家,生于一八○三年。他倡导的哲学是浪漫主义的一支,称为赵越主义(Transcendentalism)。和所有浪漫主义的思想一样,超越主义也强调「自然」的重要性,主张有机形式说,认为世界的一切来自于自然秩序,人类只能被动地遵循。同时他主张宇宙间的一切有个超乎一切的灵(the Over-Soul)在主宰。他的墓志铭是别人为他拟的,短短两行扼要地捕捉到他的哲学思维与创作观,是相当贴切的描述。
爱默森的哲学思想对十九世纪的文学家与哲学家产生很大的影响。美国大诗人,也就是《草叶集》(Leaves of Grass)的作者惠特曼(Walt Whitman)就会称爱默森为他的导师。
《湖溃散记》(Walden)的作者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也是他的学生,深受他超越主义的影响,大力提倡回归自然,并在华尔腾湖畔自己动手建了栋小木屋离群索居。同时,梭罗因为要回归自然,反对人为的政府,所以拒绝缴税,甚至为此坐牢。
另外,《红字》(The Scarlet Letter)的作者霍桑(Nathaniel Hawthorn),以及《白鲸记》(Moby Dick)的作者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则受到爱默森另一种型式的影响。爱默森秉持乐观主义的思想,认为世间并无恶(evil)的存在。所谓「恶」只不过是代表缺乏「善」的状况。霍桑与梅尔维尔不同意爱默森的看法,转而钻研邪恶的本质。《白鲸记》里的那头白鲸就是恶的具体象征。

爱伦坡

Edgar Allan Poe
(Westminster Presbyterian Cemetery; Baltimore, Maryland)
Quoth the Raven,
“Nevermore.”
艾德加爱伦坡
鸟鸦说道:
「永远不再。」
爱伦坡生于一八○九年,是美国小说家、诗人,与文学理论家。他生平主要的职业是文学杂志编辑,曾在纽约、费城等地编过几本杂志,但都不太赚钱。不过他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却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爱伦坡号称是侦探小说的鼻祖,也是杰出的心理惊悚小说作家。如果活在现代的话,他应该是另一位史帝芬金(Stephen King)。不过爱伦坡一生不是很得志,四+岁时倒卧在巴尔的摩的街道上,送医急救不治,后来诊断出死因为脑中风。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如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与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这部有拍成电影),曾被「美国之音」电台录制成广播故事,以较慢的速度与较简单的字汇来表现,供人练习听力,系列名称为American Short Short Stories Told in Special English。笔者还是师大英语系的学生时,上Lab课最爱听这套惊险刺激的故事。「美国之音」后来改为「美军电台」(AFNT),后来又被ICRT取代,所以这套故事现在大概已经不好找了。
爱伦坡也写了许多诗。他的诗富有音乐性的节奏之美,朗诵起来非常过瘾。其中The Raven最有名,内容叙述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正坐在窗前,忽然听到拍打聋,打开窗户一看没有人,正要关上时却飞进一只乌鸦。诗人惊讶之余,不禁吐出一些感想与臆测,没想到乌鸦竟回答了一声:“Nevermore.”。这首诗就这样一段一段发展下去:诗人每发表一段感想,乌鸦就回一句“Nevermore.”。一八四九年爱伦坡病逝街头后,友人以诗中反复出现的Quoth the Raven, “Nevermore.”这一句作为他的墓志铭,一方面引用他的代表作,一方面也以此表示「痛失英才」之意。

狄瑾逊

Emily Dickinson
(West Cemetery; Amherst, Massachusetts)
Called Back
文茉莉狄瑾逊
被召回
狄瑾逊的墓志铭是她生前为自己拟的,只有Called back两个字,代表她是被主召回天上的。
狄瑾逊生于一八三○年,与英国的罗赛蒂(Christina Rossetti)并列为十九世纪的两大女诗人。但狄瑾逊在世的时候只发表过四首小诗——还是她的朋友瞒着她偷偷发表的。她死后整理出一千多首诗作,多半是八行或十二行的小诗,有许多是写在信封背面或零碎纸头上的。集结成两册诗集出版后,狄瑾逊立即成为十九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之一。
狄瑾逊这个人充满了矛盾。她三十二岁时曾写信给当时著名的评论家希金生(Thomas Wentworth Higginson),并寄了一些诗请他指教,但希金生对她大胆创新的手法不能认同。此后狄瑾逊不断以书信向希金生请益——却从未听从他的任何意见。她一生只见过瓦兹霍斯牧师(Rev. Charles Wadsworth)三、四次,尽管对方已婚并育有子女,狄瑾逊却终身爱慕他。她生于麻省安赫斯特市(Amherst),也终老于此没离开过几次。狄瑾逊快四十岁时已成为隐士,信写得很勤但足不出户。就算是上门的访客也只能惊鸿一瞥她白色的身影(她只穿白衣服)。她的生活严谨、单调,与她丰富、自由的小诗相形之下,又是极大的矛盾。

王尔德

Oscar Wilde
(Pere Lachaise Cemetery; Paris, France)
And alien tears will fill for him
Pity’s long-broken urn,
For his mourners will be outcast men,
And outcasts always mourn.
奥斯卡王尔德
陌生人的眼泪会为他填满
那只破裂已久叫做怜悯的瓮,
因为,为他哀悼的会是被摒弃的人,
而被摒弃的人一向在哀悼。
王尔德于一八五四年生于爱尔兰。天生的机智,再加上学识渊博,使他成为十九世纪英国最有名的名嘴。他留下许多警句,如Art for art’s sake.(为艺术而艺术。),还有一出至今仍演出频繁的舞台剧《不可儿戏》(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但王尔德在声誉如日中天的时候,却惹出当代最大的丑闻。一位贵族爵爷(Marquess of Qeensberry)指控王尔德勾引他的儿子,暗示他是同性恋。王尔德到法院控告这位爵爷毁谤,结果官司打输了。后来王尔德以妨害风化罪被提起公诉,判处两年徒刑(1895-97)与劳役。此后王尔德名声扫地,被上流社会列为拒绝往来户,所以在墓志铭上称他为outcast(被摒弃的人)。
这篇墓志铭也有先见之明——同性恋者一向是社会的outcast,而他们的确也是最早为王尔德一掬同情之泪的人。近年英国政府中——先是保守党,然后是现在的工党——重量级政治人物相继传出是同性恋。同性恋也已逐渐得到社会的尊重,在英国可以合法结婚。如今王尔德成为同性恋者眼中的殉道者,声名得到平反,并有研究他的专书出现。他的故事现在也被拍成电影,所以如今为他流泪的已经不只是社会的outcast了。

康拉德

Joseph Conrad
(St Thomas Church; Canterhury, England)
Sleep after toyle, port after stormie seas,
Ease after warre, death after life, does greatly
please.
约瑟夫康拉德
辛劳后的安睡,海上风暴后的港湾,
战争后的休息,生命后的死亡,
让人满心欢喜。
读者可能对康拉德比较陌生,不过可能听过以他的作品改编成的电影《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他的另一部著作Nostromo也被改拍成迷你影集,而且读者如果看过《异形》(Aliens)这部电影的话,相信不会忘记当中的太空船也叫做Nostromo。
康拉德还有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他是波兰人,生于一八五七年,十七岁到法国马赛港做水手,二十一岁来到伦敦——此时他只会说六个英文字。之后他还是世界各地跑船。一八八六年,近三十岁时归化为英国公民,并考上船长执照,但大部分的时间仍是在海上渡过。三十四岁回到英国,三十八岁时才定居下来,开始以写作为职业。
换句话说,这名波兰水手三十岁才开始学英文,竟然还能成为史上最重要的英国小说家之一,并以细腻生动的文字运用见长。这绝对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也给世界各地学英文的学生极大的鼓舞。
康拉德死于一九二四年,但是《现化启示录》是一部越战片,怎么会是改编自他的原著呢?原来在一八九○年,康拉德带船到非洲,沿刚果河而上,沿途与英国商人的贸易站做生意。愈往上游走,景致愈荒凉。贸易站在英商也与文明脱节,逐渐回归原始的黑暗,文明秩序荡然无存。非洲号称黑暗大陆,非洲中央的刚果就是黑暗之心。刚果河上游的最后一部有个早已失去联系的英国人。此人完全被黑暗之心吞噬——这些都成为康拉德的代表作《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的情节。
大导演柯波拉拍摄《现代启示录》时,把故事背景移到了越南,刚果河换成湄南河,越共与土著取代了非洲黑人,英商贸易站则变成了美国驻军处。然而主角马丁辛沿河而上,还是同样看到了文明秩序的崩解。到了最后一站,那位失去联系的英国人改成去联系的美国特务,由马龙白兰度饰演。康拉德惯用的象征手法是光明与黑暗的对比,在《黑暗之心》里也不例外。柯被拉相当成功地捕捉住原著的精神,将鸟笼白兰度一直隐藏在阴影中——因为他就是黑暗心的展现——只有在杀人的那一幕让他漆著土著的战斗油彩出现在火光中。记得当时有个知名的影评家竟然说「柯波拉想用阴影遮掩马龙白兰度臃肿的身材,还是遮不住」。这种影评人实在是自曝其短。
康拉德半生在海上漂泊,所以在他的墓志铭吊绳死亡比喻为海上风暴之后的港湾,格外贴切。另外toyle是toil(辛劳),starmie是stormy(风暴的),warre是war(战争),墓志铭中引用的是古式的英文拼法。

柯南道尔

Sir Arthur Conan Doyle
(Windlesham Estate; Crowborough, Sussex, England)
Steel True, Blade Straight
亚瑟柯南道尔爵士
其实如钢,耿直如剑
柯南道尔生于一八五九年,著作颇丰,有历史小说、科幻小说(据说The Lost World给了《侏罗纪公团》的续集:《失落的世界》一些启发),以及灵学、自传等等。然而后人对他的印象主要来自他的褔尔摩斯探案。他以福尔摩斯的好友华生医师的口吻,告诉读者他是凭著与福尔摩斯交往的回忆与笔记而整理出这些探案。他观察入微,推理绵密,相当具有说服力,所以不断有读者写信给福尔摩斯,请他协助办案,以为他是真人。苏格兰警方也采用福尔摩斯探案做为教材来训练警探。
柯南道尔本人是医生,所以福尔摩斯探案中那位观察仔细、记录详实,但反应慢半拍的华生医师,以及那位爱拉小提琴、抽菸斗、智慧过人的福尔摩斯,可说是柯南道尔的两个化身。套用佛洛依德的术语,一个是柯南道尔的自我,一个是超我。然而两个都是济弱锄强的正义之士,所以“steel true, blade straight”不失为中肯的定论。

杰克伦敦

Jack London
(Jack London State Historic Park; Glen Ellen, California)
The Stone the Builders Rejected
杰克伦敦
建筑者摒弃的石头
杰克伦敦本名John Griffith London,生于一八七六年。他的代表作《野性的呼唤》(The Call of the Wild)、《自牙》(White Fang)等等,读者应该不会陌生。杰克伦敦的作品属于自然主义派,描写人与动物、人与环境的抗争。记得高中时读过一篇他所著的To Build a Fire,描写一个迷途的旅人于风雪之后,在树下用最后的一根火柴生火以保命。过程描述得十分仔细。最后火终于生了起来,就在旅人正要松口气之际,火苗的热气上升,溶化了树枝上的一堆积雪,雪掉落下来就把整堆火埋掉了。在此打击之下,这位旅人已丧失求生意志,便干脆坐着等死。这种写实主义的手法,再加上人类如野兽般挣扎求生的内容,就是典型的自然主义风格。
杰克伦敦一生多采多姿,经历多次冒险,得年只有四十岁。他和后来的海明威很像,生活与作品都展现出硬汉风格。不过他有社会主义倾向,作品中反映出他的种族偏见,所以在文坛上地位不高,反而是在前苏联与中共这些共产国家中十分受欢迎。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本来是女娲补天时所剩的一块头石,被一僧一道携入红尘来还一段情缘。杰克伦敦在墓志铭中自比为建筑者丢弃不用的石头。以石头喻人,那么建筑者自然不是普通的建筑者,应该是比喻神。这个意思和青梗峰上顽石的意思一样,都是「不成材」的比喻。曹雪芹当然是以贾宝玉自比,以其放浪行骸于女儿堆中,不求功名,故日不成材。杰克伦敦则是毕生在阿拉斯加、南海等地闯荡,不务正业,所以也自称不成材。不过,有时不成材的材料才能长成大树,结出果实,不见得都得进入庙堂做栋梁才叫成材。
施维雅普拉斯
Sylvia Plath Hughes
(Heptonstall Churchyard; Heponstall, Yorkshire, United Kingdom)
Even amidst fierce flames the golden lotus can be
planted.
施维雅普拉斯休斯
即使在烈焰中仍能种下金莲花。
一九三二年出生的施维雅普拉斯与英国桂冠诗人泰德休斯(Ted Hughes)之间的爱恨情仇,是二十世纪文坛最热门的话题。
普拉斯与休斯结识,是在她拿奖学金留学英国期间。一九五六年,这两位年轻诗人在英国结为神仙眷属。然而好景不常,两人逐渐无法生活在一起,终于离异。后来普拉斯的精神状况变得不太稳定,终于在一九六三自杀身亡,年仅三十岁。两年后她的诗集《爱丽儿》(Ariel)出版,轰动一时,成为六○年代的偶像。女权运动者指责休斯移情别恋,害死了普拉斯。休斯一直未作辩白。直到三十多年后,在一九九八年,他以桂冠诗人的身分出版诗集《生日信》(Birthday Letters),才在诗中检讨两人的感情与婚姻。这部诗集的出版造成洛阳纸贵,媒体也纷纷以头条新闻报导。
同时,休斯与普拉斯的女儿也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休斯夫妇可谓后继有人。这个女儿还表示,在她成长期间,虽然没有母亲,但休斯从未忘怀普拉斯,经常提到「你妈妈如何如何」。这也是令女权运动者颇感意外的转折。
《生日信》中透露的普拉斯似乎是个一直活在父亲阴影中的小女孩。她内心的挣扎,不论是丈夫还是父亲造成的,对她的创作显然未造成伤害,甚至还有正面影响。「烈焰中的金莲花」是对普拉斯的处境头为贴切的写照。